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研究专栏

  • 合成侦查探索与实践

    李培刚;

    合成侦查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时代下深化刑侦工作的必然产物,是新常态下打击犯罪的一种有效模式,通过信息高度融通、行动高度一致、警力高度整合、指挥高度便捷、反应高度灵敏、资源高度共享,实现从"由案到人"的单一被动侦查方式,向"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由像到案"的多元化侦查方式的转变,达到"侦查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打击最大化"的作战目标。

    2015年10期 v.28;No.16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社会治安治理“大公安”机制创新简析

    龚云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创新"大公安"机制,用参谋、行政、市场、社会、文化等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安治理,补短板,变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治安治理的题中之意、践行为民宗旨的有效途径、破解公安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2015年10期 v.28;No.16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公安刑侦工作新常态研究——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为背景

    王刚;

    公安刑侦新常态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政法工作改革而在侦查工作中呈现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面貌。刑侦新常态"二元"理念——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的确立,对刑侦工作的整体性设计产生巨大影响。在此理念基础之上的新内容和保障体系建设,勾勒了新常态下现代侦查的宏伟蓝图。

    2015年10期 v.28;No.16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新时期警务工作事权界定探析

    熊榛;

    在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的大前提下,如何建立符合新时期公安职业特点的警务工作体制,是社会各界及公安机关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警务机制改革,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这些改革仅仅是原有体制下的渐进,没有触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体制的核心。警务工作事权界定不明晰、不具体、不科学,"计划公安"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引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015年10期 v.28;No.16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从预审体制改革谈侦查权制约机制的完善

    李欣;

    侦审合一体制改革在机构合并、功能调整等方面均未能实现理想目标。深化预审制度改革需在现行审核型预审运行机制基础上,以强化案件质量控制和侦查行为控制功能为重点,逐渐形成制度化的侦查权内部监督、制约、引导机制。这对我国国家治理目标及人权保障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0期 v.28;No.16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警察管理

  • 关于我国公安机关第三方警务适用性思考

    李斌;

    长期以来,"警察"与"警务"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警务"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公安机关通过改革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认为犯罪预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宜纯粹由警察机关独自承担,而应扩展为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和公民个人共同承担。第三方警务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为警察组织的警务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更是警务研究领域的一个探索。

    2015年10期 v.28;No.16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法治公安背景下应急警务决策运行机制建设研究

    胡玥;

    应急警务决策是相对于常规警务决策而言的,指所决策的问题不常出现,又或决策的情境比较紧急,难以事先规定解决途径、应对方案和决策程序的警务决策。在应急警务的情形下,公安决策者必须在很较短的时间内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需要合法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支撑。在法治背景下,健全应急警务决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增强公安决策者的法治意识,完善咨询系统、支持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使应急警务决策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对应对和解决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10期 v.28;No.16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新形势下派出所民警思想现状分析

    秦庆华;刘昕冉;

    派出所作为最基层的公安综合性战斗实体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公安"细胞",承担着繁重的警务工作。派出所民警时时处在与社会公众打交道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前沿一线,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其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的思想情绪、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如何把从优待警落到实处,更好地帮助民警消除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2015年10期 v.28;No.16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侦查研究

  • 大数据打防多发性盗窃案件探析

    张晟;

    多发性盗窃案件在刑事发案中始终占较高比例,其高发低破态势制约了刑事案件整体破案率的提升。大数据的发展应用为打防多发性盗窃案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打击犯罪层面,公安系统各类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实现"由人到案"侦查模式的精确打击提供支撑。在防范犯罪层面,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多发性盗窃案件发生的时空规律,预测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盗窃发案可能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巡逻防控,从而实现降低多发性盗窃案件的数量。

    2015年10期 v.28;No.16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经济犯罪侦查中境外追赃的难点及对策

    孙婧惠;

    境外追赃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手段转移到境外的财物予以追缴。从"猎狐2014"专项行动来看,我国的境外追逃工作成绩显著,但追赃工作不尽如人意,从中也暴露出追赃中的诸多困难,如法律不健全导致境外追赃缺乏充分的依据、证据瑕疵成为境外追赃的阻力、缺乏主动有效的国际刑事合作等等。加强经济犯罪侦查中境外追赃工作,必须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执法合作能力。

    2015年10期 v.28;No.16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无线视频监控在侦查中的应用

    吴晓强;张德宇;于子雯;麻凌云;

    将无线视频监控运用在侦查工作中,可以弥补有线视频监控的不足,让视频监控在侦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无线视频监控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较好的扩展性、安装简单、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侦查工作中具有发现预谋犯罪、发现线索、作为证据使用等作用。在满足通信畅通、兼容性好、易于更新等条件下,将无线视频监控正确地运用在现场勘验、调查访问、摸底排查、追缉堵截、侦查讯问、蹲点守候等工作中,有利于充分发挥无线视频监控在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15年10期 v.28;No.16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治安管理

  • 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

    林华瑜;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状况不容乐观,人身意外伤害、犯罪被害、心理疾患、网络负面影响等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父母监护和学校教育缺位,社会生活环境复杂,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当前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法律规范;强化家长、学校和公安机关的监护、教育、保护责任;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关爱服务机制,形成全社会性的安全防范网络。

    2015年10期 v.28;No.16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历史沿革及启示

    赵步逵;

    自西汉以来消防工作就是治安机构的职责。近代消防警察创立之初就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派出所消防工作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1949年—1965年)、停滞阶段(1966年—977年)、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997年)、规范发展阶段(1998年—2007年)、有法可依新时期(2008年至今)。当代派出所是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派出所消防工作又是公安工作中双重体制管理的一项工作,研究派出所消防工作的历史发展对当前改革创新消防监督工作有启示意义。

    2015年10期 v.28;No.16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消防部队大型危化品事故跨区域协同处置机制研究

    赵锐敏;

    大型危化品企业时有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跨区域协同作战的手段多次被应用于此类事故之中。然而,实施过程中,跨区域协同作战还存在力量调派不协调、现场通信不通畅等问题。采取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演练、加强指挥程序的构建以及协同其他救援能力等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处置能力。

    2015年10期 v.28;No.16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

  • 行政程序违法赔偿责任三题

    李婕妤;

    行政程序性权利系独立合法权利,如果被侵犯造成财产利益损失或法定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至于其本身之利益损失,为弘扬程序性权利的独立价值,可拓展纳入应予赔偿的非财产利益损失范围,但以重要程序性权利被侵犯为限。违反法定程序涉及非法利益判断的,应根据其对非法利益认定的影响加以区别对待,即对行政行为视情形撤销或部分撤销以避免尴尬境地;程序违法撤销后重作行为的,针对前行政行为提起赔偿的,应在立法上明确前后折抵制度。行政程序裁量在违法归责原则上不存在障碍,裁量绝对豁免观念亦已遭到摒弃,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确定赔偿责任。

    2015年10期 v.28;No.169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道路停车位收费模式的公法审视及其限制

    刘春;王亚晶;

    如何对道路停车位进行管理,存在着政府进行权力委托管理的厦门模式和公私合营下的北京模式。两种模式收费不同,适用的公法原则也不同。对于厦门模式而言,由于其收取的为行政规费,需要受到专款专用和费用填补原则的约束;而北京模式则赋予私企特许经营权,因此需要以平等原则来检视私企的行为。两种模式也有需要共同遵循的制度,如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制度。梳理两种模式的异同,以保障道路停车位收费标准的正当性、合理性,从而实现对道路停车位收费的限制。

    2015年10期 v.28;No.16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基层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孙雪琳;

    基层行政监督是行政监管的重要一环。面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简政放权的改革新形势下,行政监督作为维护行政系统运行的重要途径,其自身建设对确保权力规范化行使意义重大,但目前基层行政监督在监督机制、监督主体、监督队伍、监督程序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对此,可从健全监督权责机制,增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加强监督的连贯性等四个方面来完善当前基层行政监督机制,以期为提高基层行政监督的成效提供助力。

    2015年10期 v.28;No.169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刑事法学研究

  • 从罪数形态角度探析“借打手机”行为之定性

    练一鎏;

    对于"诈称借打手机、趁人不备逃走"行为的定性,刑法界存在争议。单纯的盗窃、抢夺或者诈骗,其构成要件均不能完整地涵盖整个犯罪行为过程,该类行为实质上属于诈骗罪和抢夺罪的牵连行为,应当通过罪数形态理论进行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在处断模式上,则以牵连犯对其从一重处。

    2015年10期 v.28;No.16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死刑量刑标准之完善

    王紫光;

    我国死刑量刑标准存在重客观、轻主观的情况,而且标准模糊不清,现行司法解释的完善往往重视犯罪的客观方面而忽视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区分死刑具体适用结果的重要依据。刑法对于死刑主观方面尤其是对人身危险性的判断标准规定不足造成了上述结果,应以对犯罪人个人情况的考量为路径完善我国死刑量刑标准。

    2015年10期 v.28;No.16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艾滋病患者卖淫嫖娼行为的定性

    王刚;

    艾滋病患者卖淫嫖娼行为的性质较为复杂,对其定性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刑法理论和我国刑法规定,艾滋病患者卖淫嫖娼行为有的构成犯罪,有的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一罪,有的构成数罪;有的构成传播性病罪,有的构成其他犯罪。

    2015年10期 v.28;No.16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范围研究

    龙叶红;郭廓;

    我国《刑法》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关系密切的人。但是并未规定这些主体到底是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以及"离职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的界限。从立法规定入手,通过若干部门法学辨析"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和"近亲属"的涵义,进而提出完善意见。

    2015年10期 v.28;No.16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之主体资格探究

    王珂;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增设的罪名,以作为《刑法》第169条之一。该罪是纯正身份犯,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把董事、法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列入主体范围,对此不持异议。基于监事的职权和职责来作务实考量,不应将监事列为本罪的主体。公司章程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也不应列为本罪的主体,以全面遵循和深入贯彻罪刑法定原则、适用人人平等原则等刑法基本原则。考虑到背信犯罪的本质特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亦不应规定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主体。

    2015年10期 v.28;No.16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民商法学研究

  • 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害救济

    陈末;

    缺陷产品自身损害不是对所有权的侵害,也不是纯粹经济损失;属于合同法领域而不属于侵权法领域,不构成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不能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而破坏现有法律体系,扩张侵权法的适用。缺陷产品自身损害应该寻找合同法上的救济,扩张适用现有的三包制度,对生产者施加瑕疵担保责任。

    2015年10期 v.28;No.169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对赌协议”融资方式的法律适用

    赵俐;

    "对赌协议"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市场中存在广泛的现实需求,也因高风险而极易异变为谋取短期暴利的工具。我国法律法规在适用实践中存在缺乏可预期性、干预当事人意思自治、破坏市场秩序等问题。融资方应审慎选定对赌条件,最大化保障控制权。我国应完善现行《合同法》《公司法》《证劵法》的相关规定,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2015年10期 v.28;No.16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

    卢纯昕;何国强;

    在互联网时代,不正当竞争的特点之一是重复侵权等恶意侵权现象突出,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屡禁不止。惩罚性赔偿作为一种纠正"履行差错"的制度,目的在于为竞争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性内部化提供激励。将惩罚性赔偿引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使不正当竞争行为人承担其加害行为导致的所有社会成本,有利于激励行为人守法和受害人维权。因此,在故意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判令行为人承担补偿性赔偿金数额2—3倍的惩罚性赔偿民事责任。

    2015年10期 v.28;No.169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3D打印中异体复制行为之定性

    郭谦;

    3D打印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会涉及异体复制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关于异体复制的规定历经变迁,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长久不息的争论。运用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的方法对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论证可知,《著作权法》中的复制应包含异体复制。现正值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之际,立法必须对异体复制予以回应。

    2015年10期 v.28;No.169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诉讼法学研究

  • 中国程序性辩护制度的构成与反思

    黎晓露;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程序合法意义上的辩护",旨在通过申请法庭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要求法庭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宣告某一诉讼行为无效。作为诉权行使的重要方式,程序性辩护的提出意味着一种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的启动。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使得程序性辩护难以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有效的约束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程序性辩护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化、具体措施不够清晰,辩护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增强诉讼地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求改革路径。

    2015年10期 v.28;No.169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张杰;

    出于程序公正、诉讼效益价值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完善的考虑,《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但学界就证据失权是否正义、该制度是否切合我国的司法现状等问题仍存在争议。域外立法对证据失权进行了严格限制。我国也应在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以及准备程序方面进行再完善。

    2015年10期 v.28;No.169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民事案件调判结案适用研究

    郭峰汝;

    调解与判决是化解民事纠纷的两种方式。适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调判结案方式有利于充分展现司法审判价值。适用调判结案要遵循调解自愿、动态转换、公平正义以及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等原则。针对司法实践中的调判适用异化情形,要破除"调解万能主义"和追求"非黑即白"判决这两种错误观念,积极推进调审分离,完善调解适用制度,规范调解与判决适用案件的范围。

    2015年10期 v.28;No.169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知识产权审判中民行和民刑救济冲突之困境与突破

    李睿;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民事、行政、刑事审判并立,实行分立多头的司法救济机制,导致大量同一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审判并行,民事、刑事审判交叉进行,产生级别管辖"错位"、责任承担主体冲突、"先行后民"与"先刑后民"中的事实查明规定不明以及证据瑕疵问题。知识产权民行和民刑救济冲突的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公私权利属性复合和救济机制的"双轨制"。为避免知识产权民行、民刑交叉审判产生冲突,须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拓宽司法审查的宽度和广度,才能最终统一审判尺度,节约司法资源,彰显知识产权审判的公平正义和诉讼效益的双重价值追求。

    2015年10期 v.28;No.169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司法制度研究

  • 美国纽约州社区法院透视

    高陈;

    社区法院的设立是美国法院在"影响生活质量"等违法犯罪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司法改革。法院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运用法律、医疗、教育等措施,改变违法者的行为方式,恢复社区秩序,从源头上阻止犯罪的发生。该项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设立问题解决型法院、探索恢复性司法模式、加强程序正义制度设计"等举措,实现特定类型犯罪的源头治理。

    2015年10期 v.28;No.169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东盟的警务执法合作机制研究

    黄丽娜;

    中国与东盟大部分国家地缘毗邻,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又面临共同威胁。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合作的情况来看,现有的合作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完善。为此,中国与东盟各国须共同完善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警务执法合作机制,以提升中国与东盟各国警察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和水平。这一合作机制包括:中国与东盟部长级会议与高官会议机制化;整合中国与东盟域内外事警察体制;强化中国与东盟互派警务联络官工作;开展中国与东盟各国警察国际化培训等。

    2015年10期 v.28;No.169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基层法官职业化建设问题探析——以江阴市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实践为视角

    黄春英;

    推动基层法官职业化建设,是克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需求的应有之举。江阴市人民法院法官职业化改革通过优化审判资源、强化分类管理、出台制度文件和畅通监督渠道,审判质效指标不断优化。当前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不少,可从转变司法理念、提升司法能力,完善"去行政化"管理,健全履职保障机制等三方面着手,化解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困境。

    2015年10期 v.28;No.169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公安科技

  • 对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与硬笔的字迹研究

    柳彬;胡萍;王宇辰;郝红光;

    目的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同一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具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直观比较,记录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有着稳定表现,但在某些繁简字的书写特征方面表现出差异。结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有很高的关联性,部分特征可以为它们的同一认定提供依据。

    2015年10期 v.28;No.16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对命案现场重建的研究

    李良贤;王华荣;王强;

    对命案现场物质原貌的恢复,具体的工作形式有现场分析、场景模拟及侦查实验。它能为法医的取证和验尸提供参考,少走弯路,提高法医的工作效率。

    2015年10期 v.28;No.169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高仿真法伪造文件的识别及检验

    邓绍秋;方邡;谢滨键;

    高仿真伪造文件有许多方法:复制真笔迹、擦刮文件后再打印、伪造光敏印章、彩色复印、彩色打印、2次装订、2次打印等。由于检验难度大,加上鉴定人往往忽视系统检验,从而作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意见。在检验中,应综合运用案情判断法、特征仪器分析法、系统检验法进行检验。

    2015年10期 v.28;No.169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公安教育

  • 公安院校基础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罗丽娅;

    在公安院校的基础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是对教师掌控课堂能力的考验,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将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具体课程相结合。

    2015年10期 v.28;No.169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

    冷静;

    专业实习在公安院校信息安全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在分析信息安全专业实习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实习模式的改进方式和考核方法,对于克服原有专业实习模式弊端,提高专业实习效果,进而提升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0期 v.28;No.169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公安院校学生掌握警务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分析——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

    谭玮;

    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警务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探索如何提高公安院校学生警务现场急救能力的水平、普及警务现场急救知识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和非参数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知道警务现场急救的占13.07%,觉得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非常好的占4.02%,完全不了解的高达23.12%。公安院校学生在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四项技能自评中,了解一点、不会基本操作的百分比分别为36.18%和37.69%。获取警务现场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的占39.75%、电视的占24.27%。大部分公安院校学生期望学习心肺复苏、骨折、溺水、包扎等四项警务现场急救知识。学校没开展宣传与讲座、师资不足、课时少、学生缺乏认识等成为影响警务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要因素。结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务现场急救知识匮乏,获取急救知识与掌握技能的途径比较狭窄,应重视警务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2015年10期 v.28;No.169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警务英语情境性教学探讨

    左朝霞;

    情境性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产生直接生活体验的教学模式。警务英语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涉外警务活动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应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符合警务活动直观场景进行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目前各公安院校要推进使用警务英语情境性教学模式,须从教师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调整以及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加强工作。

    2015年10期 v.28;No.169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网络化语境下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合理建构与实施——浙江警察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审视

    郑正平;

    网络化语境给现代教学带来的变化之一是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空前便利。伴随着自媒体介入生活与教学的比例日益增大,我校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存在课时有限、教学网站对教学空间的延伸不足、专题化教学与内容设置略有错位的问题逐渐凸显,因此,亟需围绕专题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思路,整合、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与形式,发挥教师知识、个性魅力,改革考核方式,使大学语文真正承担起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完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任。

    2015年10期 v.28;No.169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建设群众满意公安队伍 打造安全感最强净土——神农架林区公安局

    <正>今年以来,在林区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林区公安局紧紧围绕"建设群众满意公安队伍,打造安全感最强净土"总目标,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连续3年被评为区直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执法质量连续3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并被省厅荣记集体三等功,连续两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神农架林区"一感两度"暗访测评连续7年位居全省首位。

    2015年10期 v.28;No.169 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建立大数据公共安全理念

    <正>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不仅是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更是实践中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大数据"这个概念被多次提及,着重强调。会议指出,大数据不仅更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也给我们防控公共安全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数据已成为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其海量信息和云计算能力为我

    2015年10期 v.28;No.169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