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之界限研究
胡亚龙
摘要(Abstract):
在德、日等国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权利人以不正当手段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时,主流做法是排除财产犯罪的成立。排除原因千差万别,有的从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方面入手,有的从阻却违法性方面着眼,这些皆是融入了本国民法的规定,以及基于刑事政策的考量而得出的。我国也应借鉴此经验,根据我国民法中的物权制度,结合当下的法治精神,在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手段未侵犯其他法益时,排除其财产犯罪的成立。
关键词(KeyWords): 权利行使;财产犯罪;物权制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亚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5][7][11][12][14]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82,91,95,91-92,92,93.
- [2]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44.
- [3][4][日]木村光江.财产犯论的研究[M].日本评论社,1988.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65-166.
- [6]K.Binding,Lehrbuch des gemeinen deutschen Strafrechts,B.T.,Bd.1,1902,S.272.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68.
- [8]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69.
- [9]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546.
- [10][日]木村光江.财产犯论的研究[M].日本:日本评论社,1988.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56.
- [13]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63.
- [15][16][17]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63;171-175;175.
- [18]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505.
- [19][日]冈野光雄.刑法要说各论[M].成文堂,1988.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7.
- [20][日]木村光江.财产犯论的研究[M].日本评论社,1988.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82.
- [21][日]植松正.现代刑法论争2[M].劲草书房,1997.转引自:童伟华.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84.
- [22]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02.
- [23]赵秉志.刑法分则要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69.
- [24][26]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758,757.
- [25]陈兴良.案例刑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