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入网络反情报工作中的功能价值、现实难点与优化路径The Functional Value,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Optimize Path of Integr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Cyber Counter-intelligence Work
赵廷凯
摘要(Abstract):
人工智能在情报搜集、分析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成为推动各领域变革的重要因素。然而,人工智能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场域,其发展的快速性、不确定性及人工智能产品固有的意识形态属性给国家间网络博弈、网络反情报工作带来风险挑战。“人工智能+网络反情报”工作的实质是将人工智能作为网络反情报工具。应在人工智能融入网络反情报工作中更新国家安全理念与方法,加大新技术的融入度,并且注重人工智能在网络反情报工作应用中系统的设计、内容的识别与审查,增强网络反情报工作的认知、预测等能力,确保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国家网络反情报工作。
关键词(KeyWords):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网络反情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重庆市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我国反分裂法律实施机制研究”(2023FX11)
作者(Author): 赵廷凯
DOI: 10.19828/j.issn1673-2391.2025.03.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敏聪.美国国家情报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8(11):127.
- [2]戴长征,戴雯静.美欧人工智能防务合作及其有限性[J].现代国际关系,2024(12):61.
- [3]孔亦思,李抒音.大国网络空间安全博弈:一种复杂系统分析视角[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5(1):42.
- [4]汪明敏.情报失误概念界定问题研究——兼析“intelligence Failure”的翻译[J/OL].情报理论与实践. https://link.cnki.net/urlid/11.1762.G3.20240726.1528.002.
- [5]余来文,林晓伟,刘梦菲.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与网络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75.
- [6][1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4,1361.
- [7]吴红进.试论“9·11”事件后美国反情报工作的转型[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2):25.
- [8]田淑慧.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治理的新态势[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1):20-23.
- [9][美]罗杰·Z.乔治.美国国家安全情报论[M].陈刚,王诺亚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8.
- [10][德]克劳赛维茨.战争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78-79.
- [12]刘文博.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文化安全情报体系建设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6):47
- [13]高金虎.冷战后美国反情报工作的转型[J].论坛,2016(4):47.
- [14]胡望洋等.仇恨团体反情报关键技术研究[J].情报杂志,2021(11):25.
- [15]樊冰.美国国家安全情报传递机制论析[J].国际安全研究,2019(2):121.
- [16][21]刘炳辰.网络反情报的概念和措施综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J].2022(11):112-113.
- [17]安洪若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反情报转型问题研究[J].情报杂志,2024(7):4.
- [18][32]石进.面向国家安全的情报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17,36.
- [19]黄紫斐.网络反情报的形成背景、特点和意义[J].情报探索,2015(12):133.
- [20]宁德良.网络反情报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国防科技大学,2018:43.
- [22]陈斌.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24(10):31.
- [23]谢琪彬等.人工智能融入美国情报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困境分析[J].情报杂志,2021(4):6.
- [24]刘国柱,尹楠楠.美国国家安全认知的新视阈: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J].国际安全研究,2020(2):155.
- [25]杨一帆,张建.威胁视角下国家反情报战略的演进——基于2024版《美国国家反情报战略》[J].军事文摘,2025(1):25.
- [26]胡荟,吴振齐.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军事情报工作中的当前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国防科技,2020(2):17.
- [27]史博伟.情报外交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复兴[J/OL].情报杂志. https://link.cnki.net/urlid/61.1167.g3.20250106.1430.012.
- [28]罗梓超,李荣,刘如,吴晨生.预见性情报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感知实践探究[J/OL].情报理论与实践. https://link.cnki.net/urlid/11.1762.G3.20241118.0928.002.
- [29]李锋.类ChatGPT人工智能背景下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机遇、挑战和应对[J].2024(4):101.
- [30][美]洛克·约翰逊.国家安全情报[M].李岩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20:140.
- [31]鲁传颖.数字时代的国家安全治理:理念变迁与政策调整[J].世界社会科学,2025(1):82.
- [33]袁唯淋等.智能情报融合综述:对抗视角下的开源情报融合分析[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24(3):285.
- [34]景丽娜.“全球南方”推动网络安全治理的挑战与出路[J].东北亚学刊,2025(1):74.
- [3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曾斌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33.
- [36]苏宇.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框架选择:从“分类分级”到“模块组合”[J].中国法律评论,2025(1):63.
- [37]胡铭.论数字时代刑事证据的三元结构[J].中外法学,2025(1):16.
- [38]陈嘉鑫,董紫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与综合治理研究——以ChatGPT为例[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3(5):5.
- [39]戴艳梅.当代反情报活动概念的拓展研究[J].现代情报,2005(11):218.
- [40]吴佳青,任大鹏.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发展探析[J].中国工程科学,2025(1):5.
- [41]刘佳妮,王月禾.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语言模型的语言安全风险逻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4(5):50.
- [42]廖名春(解读).荀子(节选)[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252.
- [43]肖晞,刘坤烨.人工智能对国家间关系的冲击及未来选择[J].教学与研究,2024(8):80.
- [44]李宏洲等.算法武器化与大国情报决策模式变革[J].情报杂志,2024(9):25.
- [45]周睿,刘湘琛.论我国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以欧盟《人工智能法》为借鉴[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2):58.
- [46]郑洋.危害国家数据安全犯罪的规制体系及完善路径[J/OL].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s://doi.org/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0071.
- (1)数据来自环球网,载https://3w.huanqiu.com/a/53309b/4KKnBYYjkLC,2024年11月20日访问。
-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 (1)《关于加强和促进国家网络安全创新的行政命令》,载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5/01/16/executive-order-on-strengthening-and-promoting-innovation-inthe-nations-cybersecurity/,2024年11月20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