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镜头下执法”的再审视Re-examin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Under the Lens" b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王欢
摘要(Abstract):
公安机关“镜头下执法”关涉公共监督、警察权威等议题,逐渐成为执法现场常态。从全景监狱理论看,其本质是被监控者对权力运行的反向凝视,是数字时代个体借助技术参与社会治理的话语表达,体现公民权利保护需求。技术赋能使个体有更多机会参与执法监督,但也带来分镜叙事可能扭曲事实,AI介入混淆真实与虚拟,无人机参与威胁安全等技术工具风险。需平衡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将技术纳入法治框架,完善执法规范与监督机制,推动“镜头下执法”从舆论驱动的应激式监督转向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常态化治理,以实现执法规范化与社会公信力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KeyWords): “镜头下执法”;全景监狱;反向凝视;技术理性;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北警官学院2023年院级科研项目“公安机关镜头下执法风险研究”(HJ2023YB06)
作者(Author): 王欢
DOI: 10.19828/j.issn1673-2391.2025.03.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3]徐蓉蓉.控制抑或自由:边沁全景监狱的设想及误读[J].当代传播,2021(6):104,105.
- [2][5]顾理平,王飔濛.社会治理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从超级全景监狱理论看公共视频监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6):34,35.
- [4]翟岩.论警察权的阶段性:逻辑证成、问题检视与完善路径[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5):22.
- [6]王欢.警务监控情境下公共领域隐私权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0(1):76-77.
- [7]孙建伟.论“数维坦”的法律规训[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5(1):123.
- [8]戚莹.大数据警务中比例原则的适用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4(3):5.
- [9][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45,354.
- [10]高亚春.数据库:信息方式下的“超级全景监狱”——一种新的主体之自我构建方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82.
- [11][18]王亿本.在场、再现、返场:媒介进化的路线图[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58-59,61-62.
- [1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8-129.
- [13]高亚春.数据库:信息方式下的“超级全景监狱”——一种新的主体之自我构建方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84.
- [14]刘畅,张卓倩.从“在场困境”到“缺场悖论”——反向全景敞视下的“第五种权力”[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8.
- [15]周旭.数据库、信息崇拜与新闻话语生产的转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6):60-62.
- [16]汤彬,王开洁,姚清晨.治理的“在场化”:变化社会中的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21(1):101.
- [17]邱新有,王丽华.网络时代的“虚拟在场”:概念界定与类型梳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5):125.
- [19]于棋,张扬.从工具适配到整体智治:理解地方数字政府建设中技术与制度的互构逻辑[J].党政研究,2025(3):41.
- [20]张爱军,乔运涛.从媒介工具性到技术本体论:西方生成式智能的数字帝国主义风险[J].未来传播,2024(1):31.
- [21]邵鹏,魏松昊.出圈与突围:互联网国际传播视角下的国家可见性[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199.
- [22]肖锋,吴佳丽.围观文化——抖音短视频第三视角叙事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
- [23]朱盈飛.再造真实: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纪录片创作的应用与审视[J].视听,2025(9):84.
- [24]姜博.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视频生产的影响——以Sora文生视频模型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73.
- [25]许孝媛,金鑫.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新影像”制造与“人—技关系”的变革[J].当代电影,2024(8):39.
- [26]姬艳涛.无人机警务应用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J].公安学研究,2021(1):30,37-38.
- [27]付超.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视角下交管警用无人机应用研究——以湖北省警务实践为例[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25(1):76.
- [28]李华君,宋梦宇.风险传播视阈下无人机新闻的感官想象与数字实践[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2):108.